- 122016-01全球两大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,具有一定的规律。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,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,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。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。
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,包括南、北美洲太平洋沿岸,阿…
- 122016-01地震遗址--新疆富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卡拉先格尔是阿尔泰山边缘紧邻准噶尔盆地的一列山岭,在考察行程中,当我穿越戈壁滩,进入山区时,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可以观察到地震断层穿山越岭,过沟跨壑的壮观景象。地震在地表留下的长长的断层陡坎就像路标,顺着它前行,翻过几个垭口,…
- 122016-01地震学史大事记
1751 第一台摆验震器。
1755 里斯本地震激发了人们对地震学的关注。
1819 库奇丛林沼泽地的地震令人注意到了断层的作用。
1826 冯·霍夫(Von Hoff)开始发表地震年表。
1831 泊松(Posisson)发表固体弹性波理论。
18…
- 122016-01岩石与人类的关系
说到岩石与人类的关系,应当承认,在人类的文明和进化中,岩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岩石和我们人类确实形成了十分密切的联系。早在石器时代,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,就已经开始利用比较坚硬的岩石制作成各种简单的劳动工具,用来打猎、切削食…
- 122016-01地质灾害分类
地质灾害: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,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、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,称为地质灾害,如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裂缝、地面沉降、地面塌陷、岩爆、坑道突水、突泥、突瓦斯、…
- 122016-01地球日之父
人物简介
“地球日之父”:丹尼斯·海斯,生长在美国华盛顿州环境幽美的哥伦比亚河峡谷,他从小养成爱好大自然的个性。到了大学时代,他虽然读的是法律,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环境问题的关心。
从事活动
第一个“地球日”活动之后,被称为“…
- 122016-01历年全国地球日主题
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
1975年人类居住
1976年水:生命的重要源泉
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、水士流失、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
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
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——没有破坏的发展
1980年新的10…
- 122016-01中国主要地震带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——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,受太平洋板块、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,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。20世纪以来,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,遍布除贵州、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、自治区…
- 122016-01世界地球日由来 最初的地球日选择在春分节气,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昼夜时长均相等,阳光可以同时照耀在南极点和北极点上,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,同时也象徵著人类要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不同,和谐共存。传统上在很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节气的传统。早期…
- 122016-01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最初由奥特利乌斯(Abraham Ortelius)在1596年提出,后来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•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阐述,中文中“大陆漂移说”、“大陆漂移假说”均指同一概念。这个大胆的学说一直被学界忽视,直至1960年代海洋扩张说出现…
- 122016-01怎么知道大陆在漂移 早在1620年,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指出,非洲与南美洲的海岸线十分吻合,看来曾合在一起而后来漂离了。1912年,德国气象学家韦格纳提出详细论点,支持漂移学说,可是迟至60 年代,才有足够证据,使此说获得大多数地质学家承认。
上述两块大陆…
- 122016-01怎样测量大陆漂移的速度? 自本世纪60年代大陆漂移学说获得公认后,科学家就想知道各板块的移动速度如何。
要知道过去的移动速度不难,计算方法十分简单。例如,知道大西洋的宽度和历多少年才扩展成现在的样子,一算就知其移动速率。计算结果是,平均来说欧洲与北…